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教育概論
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 
開課學期
96-1 
授課對象
中等學校教育學程  
授課教師
田芳華 
課號
EduTch5101 
課程識別碼
P01 U0010 
班次
02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新聞207 
備註
教育基礎課程,新聞207。
總人數上限:32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 本課程介紹教育的基本理論、我國教育現況、和當今主要議題。上課以教師講授、課堂討論、外賓演講、實地蒐集資料、小組作業、學生報告等方式並行。希望培養具備敏銳思考和行動能力,且視野寬廣的未來教育工作者。

 

課程目標
課程目標
本課程欲培養學生具備下列興趣和能力:
一、 對從事教育事業的興趣。
二、 具備教育學的基本概念。
三、 瞭解我國教育現況。
四、 找尋和運用教育相關文獻資源的能力。
五、 對教育時事議題的敏感度與分析能力。

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參考書目
王文科主編。(2002)。教育概論。台北:五南
林玉体。(1998)。教育導論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秦夢群主編。(2004)。教育概論。台北:高等教育出版社。
陳迺臣主編。(2000)。教育導論。台北:心理出版社。
黃光雄主編。(1996)。教育導論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歐陽教主編。(1998)。教育概論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楊國賜主編。(2002)。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。台北:學富。
王克難譯。(1984)。夏山學校。譯自Neill A. S. 著,The Summerhill。台北:遠流。
田耐青譯。(2002)。統整多元智慧與學習風格──把每位學生帶上來。譯自Silver, H.F., Strong, R.W. & Perini, M. J.著,So each may learn: integrating learning。台北:遠流。
朱台翎。(1993)。森林日記:森林小學的教育,1990~1992。台北:書泉。
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。(1996)。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。台北:行政院教改會。
吳靜吉。(2002)。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。應用心理研究,15,17-42。http://cteacher.creativity.edu.tw/articles/creativityresearch/jjwupaper.htm
李平譯。(1997)。經營多元智慧。譯自Armstrong, T. 著,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。台北:遠流。
李雅卿。(1997)。種籽手記。台北:遠流。
林心茹譯。(2001)。培養反思力。譯自Paris, S. G. & Ayres, R. L.著, Becoming reflective students and teachers. 台北:遠流。
林志忠等著。(2003)。E世代教師的科技媒體素養。台北:高等教育。
林美玲。(2001)。多元智力理論與課程統整。高雄:復文。
邱如美譯。(2000)。親師新主張。譯自Anne W. D., & Jean L. K. 著,Making Our High Schools Better. 台北:天下遠見。
姜天輝。(2002)。 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: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。台北:高等教育。
洪蘭譯。(2000)。教養的迷思。譯自Harris, J. R. 著,The nature assumption: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. 台北:商周。
夏惠汶(2003)。亂有道理的學校:開平團隊深度對話。台北:智庫。
張明輝(主編)。(2004)。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。台北:心理。
教育部(2002)。媒體素養政策白皮書。
梁雲霞譯。(2000)。多元智慧與學生學習成就。譯自Campbell, B.著,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。台北:遠流。
傍R玉譯。 (1986)。老師怎樣跟學生說話。譯自Ginott, H. G.,Teacher and child : A book for parents and teachers。台北:大地。
陳保朱譯。(2002)。大江建三郎著,為什麼孩子要上學。台北:時報。
陳迺臣主編。(2002)。教育導論。台北:心理出版社。
黃光國。(2004年3月10日)。理性的呼喚。中國時報。
劉世閔。(2005)。社會變遷與教育政策。台北:心理。
歐申談譯。(1993)。教師效能訓練。譯自Gordon, T.著,T.E.T.—Teacher effectiveness training。台北:新雨。
潘慧玲。(2004)教育論文格式。台北:雙葉。
簡茂發和李琪明(2001)。當代教育指標。台北:學富。

期刊
師大學報:教育類
教育與心理研究
教育研究集刊
當代教育研究
教育政策論壇
課程與教學
測驗年刊

其它參考資料
1. 上課講義已整理成冊,需要者請自行購買。(華新專業影印輸出中心,2732-8105)
2. 另有其它詳細參考書目列於任課教師個人網站,請自行上網參考。(網址http://ccms.ntu.edu.tw/~floratien)
3. 另視需要,講義隨堂補充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出席、課堂參與 
20% 
一、出席與課堂參與20%






 
2. 
小組報告、作業 
80% 

二、 小組報告80%:







1. 作業分為A、B兩類。A類佔學期總分20%,B類佔學期總分60%。A類作業只要交書面報告和電子檔,B類作業含書面報告、電子檔和口頭報告。







2. 組成:以異質為原則,視修課人數而定,原則上每組3─4人。







3. 口頭報告需要發大綱給班上同學。口頭報告每組40分鐘,其中包含至少提出一個問題供班上共同討論。報告者請注意控制時間。







4. 評分: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師資培育的重點項目。因此,每位學生都要上台報告。A類作業以小組整體表現評量,B類作業之評分有個人口頭報告和小組整體表現兩種,各佔B類作業的一半。







5. 繳交:書面作業需於本學期作業截止日時繳交。書面報告和電子檔皆須繳交。凡抄襲之作業以零分計算,遲交作業扣分。







6. 作業大類和主題







A類: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心得報告























B類:各組只要從下面選擇一種報告。







(1)我國教育政策白皮書







閱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讀下列報告資料,請摘要並作心得分享(網站:中華民國教育部史,點選「重要教育文獻」,點選「教育報告書」http://history.moe.gov.tw/important_list.asp?Sort=3)







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







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







科學教育政策白皮書







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







(2)讀書摘要心得報告類







從下列不同的主題中,挑選一個主題。針對該主題所列的參考資料和小組自行尋找的參考資料整理要點,並作成心得報告。







1.非傳統學校:夏惠汶(2003)、王克難譯(1984)、朱台翎(1993)、李雅卿(1997)







2.多元入學:Yang(2004)、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、國民中學學力測驗推動委員會、教育部中教司相關網站







3.多元智慧:梁雲霞譯(2000)、田耐青譯(2002)、吳靜吉(2002)、林心茹譯 (2001)







4.教師效能:許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\麗玉譯(1986)、陳保朱譯(2002)、歐申談譯(1993)、邱如美譯(2000)







(3) 教育電影賞析類







從下列不同影片中至少選擇二個影片,就親師關係、師生關係、班級經營、學生輔導或其它等不同面向作分析比較







1.危險遊戲(Dangerous Minds): 多媒體服務中心 (AC)LA2317.J62 D36Z 1995







7. 重獲新生 (A quio ca sert d’apprendre) : 多媒體服務中心 (VV)522.2 4422-2 disc4







8. 兩難之間 (Le choix de Theo): 多媒體服務中心 (VV)522.2 4422-2 disc8







9. 破繭而出 (Vanessa la petite Dormeuse) :多媒體服務中心 (VD)522.2 4422-2 disc9







(4)印象手記──教育理念與教育現場







I. 學校:選定一所國中、或高中、或高職







II. 訪問對象:該校之教師、學生、校長、家長 (校長一位,行政人員、教師、學生、和家長至少各一位)







III. 訪問主題:在這些受訪者眼中,什麼是教育?好的教育?怎樣算是好老師?好學生?好校長?好家長?其它:教育現場的問題和因應之道。







IV. 訪問需錄音,以便小組整理。







V. 分析小組各成員自己寫的「我的教育理念」,再和受訪對象的想法作對照比較,請討論其異同。






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9  老師因公出國(停課一次)
補課日期另訂
 
第2週
9/26  課程介紹與導論/
準備「我的教育理念」

 
第3週
10/03  教育的意義與內涵 /黃,第一、二、三章 /「我的教育理念」分享

 
第4週
10/10  國慶紀念日(放假一天)
 
第5週
10/17  教育學的基礎(一) /
黃,第十六章 黃,第四、五章 張春興
 
第6週
10/24  教育學的基礎(二)/
黃,第六、七章
姜添輝(2002),第六章、第七章
 
第7週
10/31  教育論文格式 教育網站資源 /
教育部(2002)
APA格式與論文寫作
潘慧玲(2004)/
圖書館多媒體教室大團體室
 
第8週
11/07  專家演講 
第9週
11/14  我國教育制度與現況(一)/
教育部網站
各級教育現況統計

 
第10週
11/21  我國教育制度與現況(二)/ /
報告一:我國教育政策白皮書
 
第11週
11/28  教育改革/
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
黃光國
 
第12週
12/05  教育議題(一):非傳統學校/ /
報告二:非傳統學校
 
第13週
12/12  教育議題(二):多元入學
(Access) /
Yang (2004)
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
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網站/
報告三:多元入學
 
第14週
12/19  教育議題(三):教材鬆綁與教材選用 
第15週
12/26  教育議題(四):多元智慧與多元評量/ /
報告四:多元智慧 
第16週
1/02  教育議題(六):教師效能 /
教育部(2002) /
報告五:教師效能
報告六:教育電影賞析

 
第17週
1/09  專家演講 
第18週
1/16  印象手記──教育理念與教育現場、總結/ /
報告七:教育理念與教育現場、
各組筆記重點摘要交流
繳交報告